PSYCH OpenIR  > 认知与发展心理学研究室
精神障碍的神经影像标志的特异性研究
项目编号81270023
杨志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项目等级国家级项目
2012-12-31
结束日期2016-12-30
中文摘要神经影像标志的特异性是检验其能否成为精神障碍诊断标志的必要条件:并非所有区分某种精神障碍和健康状态的特征都可以帮助诊断该精神障碍。多数研究比较某类精神障碍患者与健康人的差异,但对特异性的检验却不多见。检验特异性有三个难点:1. 单一脑功能测量不足以显示对精神障碍的特异性,且尚缺乏整合多种脑影像测量的有效方法。2. 神经影像标志的特异性未必体现于症状学分类,但尚无有效方法无需假设被试分组即可检测神经影像标志的特异性。3. 被试主观意图等因素可能影响脑功能测量的准确性,进而影响其特异性。我们在青年基金资助下完成的工作成为解决以上难点的关键:多被试探索性分析方法能整合多种脑功能测量(难点1),自动检测被试分组,避免症状学诊断导致的潜在偏差(难点2);意识下加工范式能排除干扰,有效凸显精神障碍的特征(难点3)。我们拟结合已取得成果在多类精神障碍中探索并验证高特异性的神经影像标志及其反映的被试分组。
英文摘要Functional neuroimaging studies continuously show meaningful differences in metrics (e.g., localized activity, disrupted connectivity, etc.) between normal and patient populations. For any of these metrics to become a robust biomarker that can help diagnose a given medical condition, it is mandatory to prove that the observed difference is specific to the condition under study. In other words, not all differences between a certain mental disorder and healthy status can be used to diagnosis the disorder. Proving specificity of neuroimaging-based biomarkers is a difficult endeavor because of three main reasons. First, a single measure of brain function (as employed in most studies) may not be sufficient to show specificity to a certain disorder. Second, the specificity of neuroimaging biomarkers may not clearly correlate with patient populations classified solely with symptom-based diagnosis, as symptomatic diagnosis is not accurate enough to reflect differences in brain dysfunctions. Third, brain function metrics can be influenced by confounding factors such as active engagement and intentions of the patients, degrading their specificity.Our previous work, supported by the Youth Fund from NSFC, has established critical methodologies for solving these problems. The multi-subject exploratory analysis method we hav

关键词神经影像 数据驱动 精神障碍 特异性 脑功能网络
项目经费70
URL查看原文
结题摘要有效的研究手段能从新维度改善以往的知识体系,如基因技术改变了我们对疾病的观念,重塑了对某些疾病的定义,产生了更本质的疗法。然而作为精神障碍和心理学研究重要手段的神经影像技术还未充分体现出发掘新知识的作用,仅被用于验证已有的、在其他领域提出的概念体系(如基于症状学的精神障碍分型、具有一定主观性的心理学概念)。以上缺陷的根源是:我们缺乏从神经影像数据的变异中提出研究假设的方法,因而神经影像研究仅能检验从症状或行为差异出发做出的研究假设。我们提出并实现的知识发现框架为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了有力途径。该研究框架在传统的“假设验证”步骤之前加入了“假设发现”步骤,强调从神经影像数据的变异出发建立神经影像特征与行为、症状间的联系。与行为测量相比,神经影像更能反映生理机制的个体变异,而基于生理机制提出的神经系统——行为的关联能使精神障碍分型和心理学概念体系更具客观性和特异性,从而改善精神障碍的诊断和治疗效果。利用该方法框架,我们深入研究了楔前叶脑功能网络的特性及其在精神障碍中特异性,包括:楔前叶网络的毕生发展变化,遗传和环境影响,与其他脑形态和功能特征的联系,与精神障碍的关系,以及以往研究为何没能发现楔前叶网络。结果揭示楔前叶网络在毕生发展上于默认网络由明确分离,受到基因影响,对早发精神分裂症的分型具有特异性。本项目还发现能够区分早发精神分裂症多元症状亚型的具有特异性的双侧额叶——颞叶网络。这些研究已经获得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产生了一定影响。多篇高影响力论文引用本项目成果作为核心证据。项目负责人受邀在国际会议上报告了本项目成果。
文献类型项目
条目标识符http://ir.psych.ac.cn/handle/311026/30360
专题认知与发展心理学研究室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第一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杨志.精神障碍的神经影像标志的特异性研究.2012.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杨志]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杨志]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杨志]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