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的分离-个体化与其互联网娱乐偏好和病理互联网使用的关系
其他题名The Relations of Adolescents Separation-Individuation,the Internet Recreation Service Preference and Their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雷雳; 郭菲
摘要

采用问卷法,以332名中学生为被试,探讨了青少年的分离-个体化、假想观众、互联网娱乐偏好和病理性互联网使用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青少年互联网娱乐偏好和病理性互联网使用水平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比女生更喜欢网上娱乐且有更高的病理性互联网使用水平; (2)分离-个体化中的分离焦虑和预期拒绝对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有直接的正向预测作用; (3)青少年的互联网娱乐偏好对其病理性互联网使用有正向的预测作用; (4)假想观众观念对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有直接的预测作用; (5)分离-个体化中的吞噬焦虑通过对互联网娱乐的偏好间接正向预测病理互联网使用水平; (6)分离-个体化中的分离焦虑和自我卷入通过假想观众观念间接地正向预测青少年的病理互联网使用水平。

其他摘要

The Internet brings about the adolescents an exciting and colorful recreation world. Meanwhile, the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PIU) among adolescents has caught some attention. It is believed that both the individual factors of adolescents and the functions of the Internet are related to the PIU. Separation-individuation is a very important developmental task which is presumed to have significant adaptational consequences for adolescents. The imaginary audience ideation is considered to serve defensive func...

关键词青少年 分离-个体化 假想观众 互联网娱乐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
学科领域网络心理学
2008
语种中文
发表期刊心理学报
ISSN0439-755X
卷号40期号:9页码:1021-1029 
收录类别CSCD ; CSSCI ;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资助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DBA070069) ;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06BeJY031) ; 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AFA06097)资助
CSCD记录号CSCD:3395584
引用统计
被引频次:2[CSCD]   [CSCD记录]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ir.psych.ac.cn/handle/311026/3882
专题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回溯数据库(1956-2010)
通讯作者雷雳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雷雳,郭菲. 青少年的分离-个体化与其互联网娱乐偏好和病理互联网使用的关系[J]. 心理学报,2008,40(9):1021-1029 .
APA 雷雳,&郭菲.(2008).青少年的分离-个体化与其互联网娱乐偏好和病理互联网使用的关系.心理学报,40(9),1021-1029 .
MLA 雷雳,et al."青少年的分离-个体化与其互联网娱乐偏好和病理互联网使用的关系".心理学报 40.9(2008):1021-1029 .
条目包含的文件
文件名称/大小 文献类型 版本类型 开放类型 使用许可
青少年的分离_个体化与其互联网娱乐偏好和(282KB)期刊论文出版稿开放获取CC BY-NC-SA浏览 下载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雷雳]的文章
[郭菲]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雷雳]的文章
[郭菲]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雷雳]的文章
[郭菲]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文件名: 青少年的分离_个体化与其互联网娱乐偏好和病理互联网使用的关系.pdf
格式: Adobe PDF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